栏目分类
热点资讯
你的位置:安全炒股配资申请_股票配资操作平台_正规股票配资开户 > 正规股票配资开户 > 股票100倍杠杆 南方观察|在“科学的春天”,肇庆如何写“春天的故事”?
股票100倍杠杆 南方观察|在“科学的春天”,肇庆如何写“春天的故事”?
发布日期:2025-03-31 21:25 点击次数:83
2月5日股票100倍杠杆,农历乙巳蛇年第一个工作日,广东省、肇庆市新春第一会如约而至。
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聚焦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肇庆将科技创新作为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在当天的全市高质量发展暨科技创新大会上,肇庆出台《高鼎端科教创新走廊建设三年行动方案》,以实际行动击鼓催征、扬帆起航。
“春天就应该有‘春天的故事’。希望通过新的播种、新的耕耘,让肇庆发展得更好、群众生活得更幸福,在高质量发展的大道上越走越敞亮。”肇庆市委书记张爱军表示。
新的一年,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肇庆聚力抓科技、强创新、兴产业,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的竞争力和“硬实力”。
肇庆航拍图。罗馨如 摄
抢占战略制高点
把创新落到产业上
横空出世的DeepSeek引发全球人工智能领域“地震”,宇树科技的机器人在央视春晚舞台扭秧歌、挥手绢……越来越多迹象表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全球产业版图,中国已经显示出引领时代浪潮的全新气象。
面对新的“科学的春天”,科技创新是发展制胜的“先手棋”。肇庆只有抢占这一战略制高点,才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
“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广东三求光固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继强对科技创新的意义感受特别深。
针对IC载板防焊光刻胶被外国垄断的实际,三求光固与国内知名半导体企业联合攻关,提前一年解决国家核心技术难题。
近年来,在广大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工作者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科技创新已经成为肇庆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
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高端电容器技术研发方面勇攀高峰,多项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广东鸿图成功研发量产了一批大型一体化压铸产品,实现该技术的国产自主可控;武汉大学(肇庆)资源与环境技术研究院深耕固体废物循环利用,相关技术获得2023年广东省科技成果推广奖……
风华高科在高端电容器技术研发上,多项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
如今,肇庆拥有各类科技企业超1500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超260家。骨干企业在各领域创造的科技创新成果,汇聚成肇庆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然而,和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相比,肇庆科技创新工作仍有不少短板,科技创新基础薄弱,创新主体、创新平台数量偏少、层次不高,缺乏先进的大科学装置,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不足。
“肇庆要突出产业科技互促双强,切切实实把创新落到企业上、落到产业上、落到发展上。”肇庆市市长许晓雄说。
面对滚滚向前的时代科技浪潮,肇庆始终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坚持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全力以赴拼经济、扩需求、促改革、增实力。
在这一关键时刻,肇庆加快补短板、强弱项,将科技创新作为现代化建设的“硬支撑”,以科技创新关键变量不断塑造肇庆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建设科教创新走廊
撑起“龙骨”和“脊梁”
肇庆学院被列入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肇庆医学院升格为本科医学院;广东省新型电子元器件创新中心成为全市首个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第三批省实验室——西江实验室围绕动物医学与防控制品研究及产业化、农产品加工及食品安全开展研究……
2024年,肇庆西江实验室顺利由建设期转入运行期阶段。
过去,肇庆在北岭山南麓、沿广佛肇高速两侧布局建设了一批高校、科创企业和科研机构,集聚了全市70%以上高等教育和科创资源,为肇庆高鼎端科教创新走廊打好坚实基础。
随着《肇庆高鼎端科教创新走廊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出台,科教创新走廊从自发式生长走向规划性布局,撑起全市科技创新的“龙骨”和“脊梁”。
“做人总要有追求,地方总要有目标。”张爱军表示,建设科教创新走廊,为的是串珠成链、聚沙成塔,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圈,主动对接广深港、广珠澳创新走廊,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人才高地建设中搭建肇庆的舞台,觅得和争得一席之地。
广州应用科技学院(肇庆校区)位于肇庆鼎湖区,为高鼎端科教创新走廊重点建设项目。
高校是科教创新走廊的活力源泉。数据显示,在肇高校数量达11所,在校生约16万人,高校数量位全省前列。
肇庆正以高校为龙头推进应用型高等教育基地建设,支持高校与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开展常态化科研协作,围绕肇庆“主导+特色”产业所需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解题方案。
盘活存量,培育增量,才能提升质量。肇庆将注重战略留白,留足土地发展空间,向科创类主体倾斜,加大科技资源引入力度,不拘一格引入各类创新主体,构建各类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加快实现从“物理整合”向“化学反应”转变,全面提升肇庆区域创新密度、创新能级。
全市高质量发展暨科技创新大会上,政企校研踊跃参与、齐聚一堂、集思广益、击鼓催征,为建设高鼎端科教创新走廊汇聚起强大合力。
未来,肇庆将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唱主角作用,深入实施科技型企业增量提质行动,加快完善实验室体系建设,推进“有组织科研+有组织成果转化”,打通“产学研用”全链条,建好用好大湾区(肇庆)科学家小镇,让高层次人才的“塔尖”更高、制造业人才的“塔基”更牢。
以科技创新引领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新型储能两大产业集群加快发展,小鹏汽车完成产线升级改造,肇庆大旺产业转移工业园凭借新型储能产业入选省级特色产业园名单,金利高新区“好五金·金利造”五金品牌获得国家商标注册……
在抓住科技创新的“牛鼻子”上,肇庆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在实现产业科技互促双强的道路上一步一脚印,让更多科技成果在肇庆落地生根。
2024年,小鹏汽车完成产线升级改造。
如何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面对这一时代之问,肇庆从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和结构维度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有“新”的育成,也有“旧”的改造。从时间维度看,肇庆要推动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三箭齐发”。只有冲出中低端、抢占制高点、制胜新赛道,才能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大湾区西部制造新城。
对此,肇庆提出要推动传统产业夯实底盘,要推动新兴产业挑起大梁,也要推动未来产业培育新苗。
“必须通过科技创新推进产业高端化,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基础,是企业应尽之责、必行之务。”广东鸿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宋选鹏说。
过去一年,广东鸿图深刻感受到科技创新带来的发展机遇日益显著,各业务板块原创性技术投入达1800万元,修订7项国家和行业标准,还承接了多款同行难以生产的复杂产品生产任务。
像广东鸿图这样的企业还有很多。近年来,肇庆累计推动超1000家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推动约2000家中小企业“上云用数赋智”,以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提高产业“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
从空间维度看,肇庆提出要推动城市、县城、镇村产业多级联动。2025年是“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的重要节点,也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
在这关键节点,肇庆提出城市产业要突出产城融合,县城产业要突出“一县一园”,镇村产业要突出共富增收,则是必由之路。
瑞庆时代二阶段工程顺利开工建设,将建成全省首个全链条储能产品生产基地。
肇庆将坚持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两条腿走路”,着力培育广宁循环经济和竹产业、封开绿色建材、怀集新材料等特色产业,灵活性,坚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千方百计拓宽农民致富和村集体经济增收渠道。
从结构维度看,肇庆将推动一二三产协同发力,统筹推进一二三产,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推动三次产业相互嵌入、相互赋能、相互成就,这就要沿着“做优做精一产,做大做强二产,做活做旺三产”的目标坚定前行。
在推动三产协同发力、一体推进的道路上,肇庆将以产业链思维做好“土特产”文章,同时坚持招商引资和增资扩产“双轮驱动”,更要趁着蛇年春节旅游市场持续火爆的契机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擦亮肇庆文旅品牌,打好三产协同发展的“组合拳”。
高质量完成肇庆2025年及“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必须付出百倍努力、拿出千钧干劲。
新的一年,肇庆将锚定全年目标任务,落实经济工作提质增效年、“百千万工程”示范突破年、基层作风优化提升年“三个年”行动,全力拼、加快干,奋力跑出肇庆现代化建设“加速度”,以优异成绩服务全省“挑大梁”,坚持全市一盘棋、一条心、一起干,共同拼出一个更好的新肇庆。
南方+记者 刘亮 施亮 刘舜欣
股票100倍杠杆